程氏针灸英文版

程氏针灸简介

首页 \ 程氏针灸简介

程氏针灸简介

程氏针灸源自名医辈出的江苏淮安,形成于古都南京,后传承于北京、上海等地,迄今已逾百年历史,延续五代,传承弟子近百人,接受过短期培训者数以万计,遍布于世界各地,是近代针灸重要的学术流派。

源起山阳

江苏淮安,古称山阳、淮阴,人文荟萃,明清两朝仅山阳一县就有进士两百余人。医家更呈现名医云集、世代延续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名医约有两百三十多人,医学著作八十余部,尤其是以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学家、乾隆御医吴鞠通创立的“三焦为纲,深究辨证论治”思想为代表,形成颇有影响的山阳医派,后涌现出刘金方、李厚坤、韩达哉、陆慕韩、应金台、汪小川等诸多医家,为程氏医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始人程震黌(字序生 1870~1947 )为清末秀才,与吴鞠通后人同居于淮阴城东十里以内,少有大志,博览群书,受吴氏族人影响尤喜读医书,与当地医道儒界名人陆慕韩、汪小川等交往甚密,并深受影响,精研歧黄之术。明清瘟疫流行,故弃儒向医,乃朝儒夕医,除私塾教授中医中药外,还时常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偏方验方等服务乡邻,被半途尊为“先生郎中”。此后将中医针灸列为家学传承,以家族谋生繁衍。

家传师承

程莘农(程序生之子,1921~2015 ),继承祖训,六岁时,由父亲程震黌亲自教读《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内经》、《难经》、《本草纲目》、《本经疏证》等中医典籍。

十六岁时拜淮阴名医、吴鞠通再传弟子陆廷琦为师,跟师三年半,作为其关门弟子尽得其技,十九岁即独立挂牌应诊。一九四八年获得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并加入当地医师行业组织,任股长一职。

这一时期,为程氏针灸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针系澄江

五十年代初期,程莘农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第一期中医本科进修班,跟随江阴针灸大家承淡安学习,仅半年时间就转任针灸教研组组长,由一名针灸学员成长为针灸教员,也奠定了程氏针灸的针灸理论与技法基础。

程氏针灸亦成为以江阴、南京为中心的澄江针灸学派的代表性分支。

一九五七年,程莘农按周恩来总理“先中央、后地方”的中医院校建设规划要求,首批调入北京,筹建二一一重点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北京中医学院,程莘农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组长、主任医师,统管针灸教研、临床工作。期间他与裘沛然、邵经明等中医针灸大家参与了针灸二版教材的审定工作,二版教材中大胆创新,引入针灸方解,改变了长期以来针术秘而不宣、习者无所适从的境况,成为公认的最好的教材。

总结升华

七十年代,程莘农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从事针灸经络的研究工作,任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主任、针灸教学研究室主任、针灸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担任国家八五科技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其完成的“经络循经感传的研究”是早期经络研究的佳作,拍摄的电影《十四经点穴法》获卫生部科技三等奖,“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的研究”获国家“八五”课题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经络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这一时期,程莘农涉及医、教、研和国际培训等多个领域,学术视角不断提高,学术思想日趋完善,逐渐自成体系。除汲取了山阳医派、澄江针灸学派精华外,更将缘理辨证、循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这“理法方穴术”五大环节融汇统一,强调经络辨证,以药性知穴性,形成了以“天人地”三才针法为技法特点,针对疼痛、失眠、消渴、月经病等几十种优势病种的特色诊疗体系,其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北京市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行业学术组织的筹建、发展过程中,都有程莘农的的身影,都有继承着他的学术思想的后学力量,可以说,以程莘农为代表的程氏针灸学术思想、临床技法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医针灸人,推动了以北京为核心代表的近代中国针灸的发展。

针灸传扬

程莘农开创了中医针灸的国际教育事业,是最早参与组建卫生部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的教师之一,并任副主任。自一九七五年开始,他每天上午坚持带外国学员临床实习,先后培养了一百零六个国家约两万余名外国学生,他还先后应邀前往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城市讲学,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努力推广针灸,在国际上获得极高声望,因此被聘为加拿大传统针灸学院名誉教授、美国美东中医针灸师联合会名誉理事、南斯拉夫针灸学会名誉主席、挪威针灸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他主编的《中国针灸学》自一九六四年起共出版了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十余种语言版本,热销海外,是中国针灸的代表性教材,也是第一本国际教材,直到现在仍然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针灸师考试参考用书。

二零一二年,程氏针灸的传承人们完成了《中国针灸学》中英文第五版的修订工作,并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仪式。

至高荣誉

程莘农,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他不仅见证了七十年针灸发展史上几乎每一个令人激动的事件,而且作为一个主要的成员,他参与创造了历史,也分享着其中的荣耀与光辉。更重要的是,以他推崇的一系列学术思想所创立并传承的程氏针灸,保留和发扬了传统针灸的精髓,成为现代针灸不可多得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对中国传统针灸的保存和继承,起到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一九九零年他获得国家特殊津贴,一九九四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是当时针灸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二零零九年被授予“北京市国医名师”称号,同年三月被授予首批“国医大师”称号。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是代表性传承之一。

入选非遗
2009年,程氏针灸入选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程氏针灸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程氏针灸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优秀非遗保护项目,程凯成为继程莘农院士后第二位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程氏针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百年历程

1936-202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针灸,!

1936,年程莘农师从著名老中医、温热病专家陆慕韩,学习内科和妇科。1939年独立行医。

1948年,程莘农获得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同年参加了淮阴中医师会。

1955年,程莘农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期中医本科进修,跟随针灸大家承淡安学习。

1956年,程莘农毕业留校,任针灸学科教研组组长,成为他“用药”到“用针”的转折点,也奠定了程氏针灸的针灸理论和技法基础

1957年,程莘农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组长等职,统管针灸教研、临床工作;任国家八五科技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首席科学家。

1976年,程莘农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络研究室主任,开启经络研究及针灸国际培训工作。

1983年,程莘农与杨甲三一起出版发行的电影《十四经穴点穴法》上映,获卫生部科技三等奖

1986年,程莘农主编的《中国针灸学》出版发行,成为风靡海外的首本国际针灸教程。

1991年,程莘农主持的《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一等奖。

1994年,程莘农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当时针灸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

1998年,程莘农被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5年,由程莘农根据“大医精诚”命名,作为程氏针灸传承基地的大诚中医诊疗机构成立。

2008年,北京市卫生局、人事局、中医管理局联合授予程老“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大诚中医上海开诊。

2009年,程莘农获入选首批国医大师;程氏针灸被列入海淀区非遗项目。

2010年,针灸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程莘农为传承人之一;大诚中医外企大厦门诊开业。

2011年,程氏针灸入选北京市非遗项目,BTV《养生堂》录制了十集特别节目;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国医大师程莘农传承工作室”;程氏针灸海外传承落户美国旧金山。

2012年,海淀大诚升级大诚中医针灸医院,成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程莘农名老中医研究室”建设单位、中国科协“著名科学家程莘农院士学术传承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二级工作站。

2013年,程氏针灸开创传承基地内传承弟子培养模式,并公开收徒;大诚中医东城门诊开业。

2014年,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担任中国针灸学会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执委;传承工作站落户江苏。

2015年,大诚中医成为北京市科委“科普基地”、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基地”;“程莘农针灸理法方穴术辨证思想集粹与临床应用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海外首家传承基地落户澳大利亚。

2016年,程氏针灸注册CAM品牌;程氏针灸传承人杨金生、程凯受聘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医大师程莘农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研究与传承”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年,程氏针灸招收首批民间传承弟子,并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传扬;程氏针灸会员服务系统上线;程凯在澳大利亚ACCMA年会演讲“程氏三才针法与穴性临床”;程氏针灸登陆BTV《我是大医生》;“程莘农名老中医研究室”落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教育联盟成立,程凯任主席;英文第四版《中国针灸学》的发布。

2018年,大诚中医三亚门诊、青岛及石家庄门诊成立;北京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举办“不忘初心,针灸传扬”程氏针灸非遗系列公益活动;程凯教授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科技健康公益基金发起“暖心工程—护眼计划”公益项目。

2019年,程氏针灸传承人程凯入选北京市第三批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开通医保,成为国家医保定点医院;大诚中医承办“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中的“针灸非遗文化科普宣传季”活动;

2020年,程氏针灸传承人程凯创建“程凯养生说”系列线上科普视频节目,总播放量上亿。

202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程莘农院士传承工作室举办纪念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诞辰100周年暨学术交流活动;程氏针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22年,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建立住院部;北京中医药薪火相传3+3项目-程莘农名家研究室在中国航天七三一医院建立临床基地;北京健康文化促进会中医药健康养生传播专委会成立,程氏针灸传承人程凯担任主任委员。

2023年,程氏针灸联合环球网校成立灵素书院线上培训平台,互联网AI助力中医传承。

【学术集萃活动图片】